陕西日报记者 张英 通讯员 白焘 王乙涵
“现在每天都有护工巡查,医务室24小时有人,床头还装了紧急呼叫器,我住得安心,孩子也放心。”6月16日上午,在宝鸡惠生活养老服务中心,85岁的李奶奶拉着回访检察官的手,细数半年来生活的变化。而在院子里,一些老人或围坐聊天,或在康复器械上锻炼。这一温馨场景的背后,有宝鸡市渭滨区人民检察院的一份努力。
去年6月,渭滨区某养老院内两位老人因琐事发生肢体冲突引发刑事案件。案件办结后,承办检察官罗晓娥发现涉事养老院存在夜间巡查缺失、健康评估流于形式等隐患。
“养老机构安全监管不能止于个案办理。”罗晓娥说,很快,渭滨区人民检察院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区11家养老机构展开了专项调查。
调查结果显示:2家养老机构未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,三分之一的消防器材超期服役;多家养老机构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,未按规定评估入住人员身体状况,未对入住人员进行定期健康评估,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……
“每个隐患都可能酿成悲剧。”罗晓娥说,他们通过查阅相关规章制度,围绕发现的问题,逐个进行梳理研判,并主动与渭滨区相关部门沟通商讨、座谈交流。经过分析论证后,形成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书,为养老机构安全监管与行业治理“把脉开方”。
去年9月,渭滨区人民检察院向区民政局发出检察建议,直指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制度缺失、基础设施薄弱、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5大问题。该检察建议围绕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制度、加强安全设施建设、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、制定服务标准和规范、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等提出6项具体整改措施。
与此同时,渭滨区民政局联合消防、卫健等部门对辖区所有养老机构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安全整治专项行动。
目前,11家养老机构均已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,更换灭火器428具,所有消防控制室正常运转;建立“入职审查+岗前培训+定期考核”的全链条护工管理机制,清退不合格护理员31名;所有养老机构与医养老人签订安全责任书,建立动态档案,并向渭滨区民政局备案;开发完善“智慧养老”监管平台,实现安全巡查、健康监测数字化管理。
记者走进改造后的宝鸡惠生活养老服务中心智慧大厅,科技元素随处可见:走廊地面的智能感应灯随脚步亮起,房间扶手内置的压力传感器可实时采集相应数据,床头安装的智慧报警铃可做到“铃响人到”。“现在夜间巡房不用敲门,通过智慧平台,就能掌握老人生命体征。”宝鸡惠生活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杨蓉一边向记者展示电子值班记录,一边说。
以此案为契机,渭滨区围绕养老机构安全监管协作配合的机制也初见成效:渭滨区民政局每季度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区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多次开展随机“飞行检查”;渭滨区消防救援大队定期在养老机构开展消防演练;渭滨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区民政局、区消防救援大队等邀请专家和相关人员定期开展防诈普法、健康护理、机构管理等知识宣讲……
今年1月,宝鸡市人民检察院与宝鸡市民政局联合会签《健全完善养老机构安全监管协作配合工作机制》,将“渭滨经验”向全市推广,并联合宝鸡市民政局、宝鸡市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在全市养老机构开展法律服务、案例警示、安全检查等活动,实现了从“办理一案”到“治理一片”的效果。
“我们紧盯民生关切的普遍性问题和重点领域,加大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办理力度,以法治力量筑牢养老机构安全屏障,为辖区老年人托起稳稳的幸福。从‘老有所养’到‘老有善养’,‘检察蓝’守护的不仅是老人的安全,还是全社会的道德底线。”渭滨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董宽让说。
配资658-线上配资网-配资查股网-安全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